減法人生的幸福魔法:減廢夫妻居家大公開!

 

 

一對在大台北上班的雙薪家庭,很難想像還有時間來做減廢、減塑,然而在減廢的過程中,卻因此而更了解體驗重於擁有、清楚區分需要與想要,而更滿足現在的生活,是最棒的收穫!

圖/減廢夫妻

一個月的家庭垃圾竟然只有1.2公斤!?減廢夫妻的小日常

一進入減廢夫妻家中,印入眼簾的石板地上,有一小袋14公升的垃圾,很難想像這是減廢夫妻三人小家庭一個月的垃圾總量:1.2公斤,剛好是台灣一天一個成人製造的垃圾量!

減廢夫妻最初是從「自備」開始做起的。當時因為擔心免洗碗筷的安全性,出門時總會帶著餐具,因為這個習慣他們逐漸發現生活中自備餐具竟然可以節省掉許多不必要的垃圾,因而開始重視起「減少廢棄」的觀念。

受到「零廢棄」、「斷捨離」和「極簡」哲學的啟發,減廢夫妻試著重新檢視自我需求、簡化原本生活型態。他們開始嘗試將減廢、自然生活的態度從餐飲延伸到其他層面,像是選擇天然材質:儘量以玻璃、不鏽鋼等材質取代塑膠容器;以茶籽粉、過碳酸鈉取代清潔劑。同時,用肥皂代替瓶瓶罐罐的清潔用品、使用布尿布、布衛生棉、手帕等等,都能大量減少不必要的一次性消耗品(垃圾。)

 

 

會呼吸的房子!減廢夫妻居家大公開

減廢夫妻家幾乎不用牆壁與門板區分空間,石板地上還能看見打掉的牆面痕跡。由於剛搬進來時,隔開房間與廚房的木板壓迫著整體空間,並導致採光不足,他們因此決定打掉老舊的牆面,再用布簾取代門板。「沒想到後來發現這種『門都沒有』的無隔間環境我超喜歡!」尚樺笑著說。

「而且我們的牆壁是會呼吸的喔。」為了避開刺激人體的甲醛,他們沒有使用油漆,改用簡單自然的礦物塗料-灰泥,灰泥本身不但沒有揮發物質,而且風乾之後會自然形成孔隙,進而調節室內室外的溫度與溼氣,也因此才會有「會呼吸的牆壁」一說,在潮濕的北部更顯其價值呢。

圖/減廢夫妻
圖/減廢夫妻
照片/Amy、林詩懷-手編搖籃

 

採訪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特別的自製小物,都是減廢夫妻將生活中報廢的物品回收再創造的產物,像是手編椅墊、復古風錢包以及鑲嵌在衣櫃上的全身鏡等等,都是利用舊床單、包裝袋與損壞的後照鏡改造而來。

圖/減廢夫妻

 

從減少垃圾量到減輕人生負擔-減廢夫妻的人生哲學

最後,尚樺提出「減廢」生活最根本的還是觀念上的改變:「我覺得具體可見的立即成效是從源頭(物品)減量,若想要減輕生活負擔則還是要從心境上做調整,對待物品、空間、甚至對人與人的觀念都要調整,才會真正覺得有差別。」

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尚樺說購物心態也跟著不同。從前隨手購買衣服或小擺飾的習慣,讓家裡堆積了許多不需要的物品,整理時總是感到疲憊,然而現在因為減少對物質的追求,不只生活裡的廢棄物減量,更重要的是心態也逐漸輕鬆。

「減廢對我來說,不是環保那麼單純而已。我希望透過減廢的行動,乃至觀念,去改變、維修、調整我們的生活,讓大家可以更加輕鬆舒服。」尚樺如此詮釋她的減廢哲學。

   

從今天開始過「減廢生活」!

如果你也開始對減廢生活心動,減廢夫妻推薦了3項入門小步驟:

1.首先,從餐飲開始:

這是最簡單,也是效果最顯著的減廢選擇。試著在外出之前,想想今天的餐飲需求,並準備飲料杯、保鮮盒、餐具、手帕跟購物袋,這可以幫助你節省許多垃圾量。

 

圖/減廢夫妻

 

2.重新檢視生活中真正的需要:

觀察習以為常的生活細節,想想哪些購買是必須的,在試著減少不需要的消費,達到源頭減量,然後好好利用家中現有物品(尤其是重複購買的),完全用不到的則可賣掉、捐贈或轉送給需要的人。

 

3.最後一步超級重要!請開始追蹤「減廢夫妻的修理人生學」粉專吧!

在粉絲專頁中不但可以即時看到減廢夫妻的小日常分享、追蹤他們發起的團體聚會,同時也可以與其他人分享討論彼此減廢的方法與心得。心動的話就請馬上加入吧!

 

●減廢夫妻的減塑妙招


 

 

 

 

 

 

 

 

 

 

 

 


「減廢夫妻的修理人生學」小介紹

圖/減廢夫妻

減廢夫妻-政毅與尚樺,兩人的職業分別是工程師與職能治療師。

兩人從「減廢」的生活理念出發,一方面減少生活中過度的物質追求,一方面也希望藉由想法轉變,不斷「維修」生命,讓生命更加輕鬆、單純。

     

粉絲專頁:減廢夫妻的修理人生學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