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零廢棄生活的五樣好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環保」「減塑」「零廢棄」「永續」在這陣子裡默默地滲透進社群媒體中,無論是十萬火急的森林火災、即將比魚多的海洋垃圾,或是各式各樣的環保商品推陳出新,這些資訊與商業活動背後代表環境保護及永續經營的意識逐漸高漲(值得歡呼一下!),但是,若要將環保生活變成「普遍意識」,我們需要更多人一起回家翻箱倒櫃,讓擱置許久的好東西再現風華!
我理想的環保生活是讓每個人都可以輕易開始,用現有的資源,立即開始。
就用五項用品度過二十四小時挑戰開始。
如果你也準備好了這五樣好物(更少更多都沒關係),歡迎hashtag #我的零廢棄好物 讓我們一起看看你特有的環保家私!
01 手帕(就是一條布)
小時候升旗檢查的手帕、寶寶時期用的紗布巾是否被塞在家裡衣櫃的某處?老爸、爺爺隨身攜帶的格紋手帕裡難免有條被閒置一旁,或是那件褪色破損還沒丟的棉質T-shirt(簡單裁成合適大小,手縫收邊)。這些都是你潛在的手帕來源,請慎選一條手帕,一條就足夠、兩條可以替換、三條可以放在不同包包裡比較不會忘記。
- 用途:擦嘴巴、擦餐具、擤鼻涕、擦眼淚、包食物(麵包點心三明治水果)……進階者可以用來擦屁股!
- 用法:以方形手帕為例,對摺三次變成長方形,最外層盡量不使用(因為會接觸口袋或是包包內部)每次使用時像翻書一樣選擇一面乾淨的內面,使用完如闔上書本一樣闔起來塞回口袋或包包裡。
- 清洗方法:依照個人衛生容忍程度,當我內側每一面都用過後我才會丟洗衣機,棉質手帕手洗也很快乾。
- 我的手帕來源:老媽櫃子裡法鼓山牌的棉手帕、老爸牌格紋紳士手帕、前房客留下的吸水小方巾、婚禮用剩布做的手帕
- 避免掉的垃圾:衛生紙、裝食物的塑膠袋及紙袋
02 可重複使用的餐具
我不知道你們家的情形如何,但如果把筷子都換成金塊,那我和阿選老家好巧都是黃金屋!!!
如果你家偏偏筷子很少,那你也許可以問問你的好友願不願意分一雙筷子給你(好友通常不會拒絕永久借你一雙筷子的,如果他拒絕借你,那你也學習到友情是很脆弱的,就像免洗筷一樣)。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叉子或湯匙,或是長得像叉子加湯匙的叉匙(spork)。
- 內容:一開始自己縫了一個餐具袋,裝了筷子、湯匙、不鏽鋼吸管,但後來因為使用率不高所以演變成只帶筷子出門,喝湯喝飲料時我選擇直接就口喝。
- 用法:在只提供免洗餐具的店家、或是在有附餐具紙套(or餐具外包了一張衛生紙)的店家時,我們會禮貌拒絕餐具並還回去,拿出自己的餐具。我們用筷子吃過雪花冰、薏仁湯、蛋糕、芋圓。
- 清洗方法:在外若水源取得不易,我會舔乾淨、裝回筷盒裡回家再洗,但通常可以在餐廳借到洗手台和肥皂,洗淨後用手帕擦乾。
- 我的餐具來源:一副盒裝組合式筷子(老媽的法鼓山牌)
- 避免掉的垃圾:一次性的餐具、衛生紙或餐具紙套
03 可重複使用的水壺或飲料(咖啡)杯
水壺其實對很多人來說是個無痛轉換的生活習慣,因為本來就有了;而飲料杯只是建立在水壺的基礎上,依照個人平時喝飲料咖啡的習慣而增加的。你也可以擇一,用水壺裝水又裝咖啡,或用咖啡杯裝咖啡又裝水!
- 用法:
– 裝滿水帶出門、上班上課外出時尋找公共飲水機加水;
– 外帶咖啡飲料時用自己的杯子裝(很多店家都提供環保杯優惠);
– 遇到只提供免洗杯的店家時,可在禮貌詢問店家後用自己的杯子適量裝取;
– 遇到試喝活動時可先詢問能否將試喝品倒進自己的杯子裡;
– 裝食物、點心、湯(我們也用咖啡杯裝過春捲、雞蛋糕、玉米濃湯、打包剩菜) - 清洗方式:有洗手台的地方就能洗,或是喝乾淨帶回家再洗
- 我的杯子來源:水壺(360ml的虎牌保溫瓶,家裡現有)、咖啡杯(454ml Keepcup PP塑膠製,朋友致贈)
- 避免掉的垃圾:一次性飲料杯、瓶裝水、外帶餐盒或塑膠袋
04 可重複使用容器:便當盒、保鮮盒或布袋
上班前我習慣隨手抓一個便當盒出門,可以裝麵包點心或自助餐便當都很方便。布袋則因人而異,比較適合裝乾糧類的餅乾麵包,時下流行的食物袋也是一種選擇,但並非必需唷!
- 用法:
– 裝便當飯菜、麵包點心
– 內用吃不完時,打包不求人 - 清洗方式:有洗手台的地方至少可以把便當盒裡的油或湯洗乾淨,也可以帶回家再清洗。布袋通常只會把麵包屑倒一倒可以再用,用到覺得該洗為止
- 我的容器來源:便當盒和保鮮盒(老媽牌)、布袋(自製日式便當袋、既有的微防水收納袋)
- 避免掉的垃圾:外帶餐盒或塑膠袋
05 提袋、網袋
提袋並非我的日常必需,但帶著它總是會有些安心感!上班日時,我會在後背包之外,另帶一個提袋用來裝便當盒。假日出門時,就直接當作外出包包使用。另外去買菜的時候我會帶上多個布袋和網袋,分裝不同的農產品及蔬菜。
- 用法:
– 提袋可用來隨身小物、書、鞋子、雨衣、水果……基本上應付一般出門裝什麼都可以!
– 買菜時布袋能輕鬆裸買菜葉根莖蔬果類(請參考零廢棄買菜系列文) - 清洗方式:久久一次!有碰到土的袋子會抖一抖丟洗衣機
- 我的提袋來源:日常用棉布環保袋(The Bulk House、好友致贈)、自編網袋、自製日式便當袋、買菜網袋(The Bulk House) (點我觀看我的零廢棄買菜傢伙篇)
- 避免掉的垃圾:塑膠袋、紙袋
Use It Up, Wear It Out, Make It Do, or Do Without.
用光它、穿破它、耗盡它,不然就別買它!
───經濟大蕭條時代諺語
開啟零廢棄生活的五項好物介紹到這裡,相信我,你的那五樣肯定不會跟我的長一樣!而這五樣也不一定是必需,但是如果你手邊真的缺少某一項物品,請先試試看以下幾個方法:
- 問問週遭室友、好友、家人、同學,用徵求的方式詢問:「有人有閒置的水壺或環保杯嗎?或是沒在用的環保餐具嗎?」
- 回家翻找一下衣櫥裡的手帕、小毛巾,或是碗櫥裡的餐具(環保餐具不一定要是組合式或是有外盒的,你可以用一條手帕包起來,或是小束口袋裝起來)
- 缺手帕、缺提袋嗎? 不妨試試看自己做!
[延伸影片]升級回收舊上衣,只用剪刀不需縫紉的自製提袋(英文發音但很好懂!)
自製雙面手帕教學(日文+英文說明,車縫部分可改用手縫) - 購買新產品前先試試加上「二手」關鍵字做篩選。
- 有些個人衛生用品若真的沒有,你可以考慮購買新的,但盡可能做一番不會後悔的投資。可以優先選用可分解回收的材質 (棉麻天然纖維、竹製、木製、不鏽鋼材質)以及本地製造的選項。
最後的最後,雖然東西美不美觀確實會影響使用者的感受,但是在一開始,不妨先善用現有的資源培養使用這些物品的習慣吧!一旦習慣養成了,之後再慢慢汰換成自己喜歡的款式也不遲唷!
以下這兩篇由《群眾觀點》所撰寫的文章,也提出了新興的集資環保用品的一些觀察,分享給大家做延伸閱讀:
〈做得好贊助破千萬,做不好被罵是地雷:環保食器集資是門好生意嗎?〉
〈贊助環保食器卻沒使用?6 成人「自己忘記」,2 成 5「本來就有類似容器」〉